文/耿一偉(目前為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,負責2012至2014的節目策展)
今年四月我去了奧斯陸一趟,當然也參觀了在國家劇院附近的易卜生博物館。這個博物館是易卜生最後的居住地,他在這裡完成了他最後一個劇本《復甦》(When We Dead Awaken)。
文/耿一偉(目前為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,負責2012至2014的節目策展)
今年四月我去了奧斯陸一趟,當然也參觀了在國家劇院附近的易卜生博物館。這個博物館是易卜生最後的居住地,他在這裡完成了他最後一個劇本《復甦》(When We Dead Awaken)。
易卜生(Henrik Ibsen, 1828-1906)是挪威最重要的劇作家,自1850年起開始其創作生涯。早期他的作品大多取材自挪威的民間傳說,深受浪漫主義影響,1864年,他得朋友的幫助而前往意大利,並在那裡創作了《勃郎德》(Brand, 1866)及《培爾金特》(Peer Gynt, 1867)等多個成本功劇作。這時候易卜生的作品充滿詩意,深具浪漫主義色彩。
1868年以後,易卜生遷往德國生活,而他的風格漸漸由浪漫主義變成寫實主義,像《社會棟樑》(The Pillars of Society, 1877)、《玩偶之家》(A Doll House, 1879)、《群鬼》(Ghosts, 1881)及《人民公敵》(An Enemy of the People, 1882)等,均專注探討社會問題,這些劇作亦被稱為問題劇(problem play)。當時他被冠以激進思想家和好辯劇作家之名,而他的作品亦被翻譯成多種語言,在歐洲各地廣泛流傳。